ANAN 發表於 2008-12-24 10時;瀏覽人次 119420
松下 LUMIX DMC-G1 微4/3系統初號機 完全測試(更新)
Panasonic LUMIX DMC-G1 原廠KIT標準鏡頭可變焦 LUMIX G Vario 14-45mm F3.5-5.6 ASPH MEGA O.I.S. 與選購望遠鏡頭 H-FS045200、外接閃光燈 DMW-FL220
體驗篇
這回試用的對象是松下數位單眼新品LUMIX DMC-G1,主打喜愛攝影的年輕女性;97台北資訊展_台灣總代理永準貿易打出含Kit鏡頭僅賣2萬9900元的優惠組合。G1不同於其他機種,砸下不小的成本更換了接環規格,同時保留下4/3 CMOS感光元件節省成本,可以說以極大膽的規格再造策略創新機種。
松下G1被視為 Olympus/Panasonic 單眼數位照相機聯盟系統中,率先問世的微4/3系統初號機。表面看來如同一般小尺吋的數位單眼DSLR,但其革新技術取消了反光板且直接由EVF電子觀景窗或者透過液晶顯示器以實況播送方式,讓攝影者享受夠便利的構圖與拍攝環境。本篇報導中我們也特別結合了與女性觀點為主的試用心得,討論這款新機的完全應用。
G1 觸感溫潤柔滑
大膽創新可說是 G1 獨家特色,松下一反往常地在此一系統上謝絕了德國 Leica 鏡頭、改行搭配自己生產的標準變焦距鏡頭LUMIX G Vario 14-45mm F3.5-5.6 ASPH,不過還是附帶了專利MEGA O.I.S. 光學防手振設計。為了彌補望遠端鏡頭,具備望遠變焦能力的LUMIX G Vario 45-200mm F4-5.6 MEGA O.I.S. 也隨著新機一同發表。另外,還包含了一顆外接式 TTL 閃光燈 DMW-FL220,達成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過,可以換裝原4/3系統規格的鏡頭轉接器DMW-MA1,卻還沒有公開台灣價格,這使得我們現在手上的 G1 無法運用 Olympus 與 Leica 開發的 4/3 鏡頭。
如果您是本站忠實讀者的話,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G1初登來台時的介紹,特別是那超出過去4/3系統以外的輕量化設計,使其在實際上使用大幅增加了女性操作的便利,這也是我們期待介紹DMC-G1特色所在。回想最初使用DMC-G1介紹報導時,紅色機身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即使現下也不忘記,機身特別的塗佈讓G1擁有不同於其他DSLR柔和觸感,而且外觀上把過去專業相機上的菱菱角角改以圓滑溫柔的外形,使得G1照相機和優質設計商品劃上了等號。說起來,G1並沒有給人很強烈的專業感,反而感到和松下時尚數位相機 LUMIX FX 系列相同的作工,觸感噴漆的調子也類似LUMIX擅長的表面處理。
未來之路EVF電子觀景窗
回到技術的觀點,今年9月Photokina 2008展後,數位照相機在結構上出現了一個劃時代分水嶺。一邊是 Sony 傾盡全力為A900開發極具透明度的五菱鏡,另一邊則是松下為了節省LUMIX DMC-G1成本乾脆連五菱鏡都省了!雖然EVF電子式觀景窗在品質上是否真能取代光學觀景窗不無疑問,因為過去應用上EVF元件的都是高倍消費型DSC數位相機,例如:松下 FZ28,不過,因為科技的進步,EVF無論在訊息顯示、畫面構圖和高ISO感光度上,逐步地超出了OVF光學觀景窗的表現。
儘管擁有這麼多優點,EVF最需要改善還是畫質不佳的老問題。因為,若EVF無法達到光學觀景窗中所見即所得的妙趣,那麼實用上將大打折扣。松下為G1採行了一個很特別的策略,同樣使用EVF電子觀景窗 (松下稱呼LVF) ,改應用了消費型數位相機以來最高水準的144萬畫素超高解析度。在這麼高的解析度下,我們以往評測EVF畫質不佳的老毛病獲得極大的改善,加上比起光學觀景窗,EVF更可以根據感光元件與配合相機設定動作在白平衡和曝光變更上能有瞬時反應。甚至攝影之後的構圖確認也可以在EVF電子觀景窗內完成,進一步節省電力。
女性角度看G1
G1 技術上的突破,讓我們很難再堅持傳統上認定 EVF 不如 OVF 表現。儘管在透明度與運動主體上 OVF 還是略勝一籌,卻也不能抹煞 EVF 多工性能與在低光下增感的表現能力。我們接著拆下 G1 的交換鏡頭與通常單眼DSLR最大不同就是沒有反光鏡了,也當然就沒有光學觀景窗這個元件。G1取下鏡頭的同時等於就和最敏感的Live MOS感光元件見面!這個距離現在縮減得非常短,從鏡頭接環處到感光元件的距離只有前4/3系統系統的一半左右,所以感光元件離機身非常近,G1 還是有快門機制,全按快門按鈕後即關閉再開啟,也因此拍照時可以聽到快門簾動作的聲音。
如果以純女性的觀點來看,數位單眼相機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變換鏡頭,不同的鏡頭代表不同的視角。更重要的是「景深」的呈現,小DSC 根本不可能有 F16 以下的光圈值!除了A/S 這些手動模式外,DMC-G1 也搬來了 iA 智慧場景模式,這個松下使用在消費數位相機上的簡單功能,使得操作 G1 更為方便。另一方面G1也是鏡頭交換式數位相機,現在自己不會在拘泥以往使用小DC的普通攝影;整個來說,G1 成功結合了消費型數位相機的操作和單眼照相機可換鏡頭性能的雙重產品。
一機雙鏡 + 單燈腳架 輕便好攜帶
比較 DMC-G1前代機種 - 4/3系統規格 LUMIX DMC-L10;微4/3系統規格較之實況播送和對比AF 功能更進一步強化。G1與 L10 比較效能姑且不說,拿到DMC-G1當然想上街拍拍看!只見裝上8GB記憶卡、帶上雙變焦鏡頭2顆和外接閃燈,又小又輕量一般小包袋都可以放入,再加上一個輕便三腳架(照相夜景用),一點也不覺得笨重。
現階段G1的交換鏡頭只有 LUMIX G Vario 14-45mm F3.5-5.6 ASPH MEGA O.I.S.和LUMIX G Vario 45-200mm F4-5.6 MEGA O.I.S. 2支。松下預計 2009 年內發售高倍率可變焦鏡頭、薄餅鏡頭與超廣角可變焦距鏡頭等等。不過,微4/3系統的接環距離只有是原4/3系統的大約2分之1,因此感光元件上最怕的問題 - 沾污灰塵,變成G1最大的考驗。清灰塵專用的SSWF (超音波除塵器),因G1特性也要提升效能,其振動次數比原4/3系統規格LUMIX DMC-L10 (2007年10月發售) 大約3萬次/秒,提升到了G1大約5萬次/秒,SSWF物理震動波數已經接近極限了,不過對於更大的污染源,例如:雨滴等,對這麼近的感光元件可不是件好事,特別在野外進行交換鏡頭時,機身面向角度宜更慎重進行吧。
靈活的翻轉螢幕
G1的液晶顯示器是2軸可轉動式3︰2畫角(規格:3英吋、46萬畫素)。對照前代L10是2.5英吋、20.7萬畫素,相當程度上提升了規格。松下本身就有出色的液晶顯示器技術,和單眼DSLR結合成為了一個鮮明的特色。不過,實際使用上過於鮮明,容易與後續在電腦處理時產生落差,另外EVF與LCD 液晶顯示器的畫面比不同,使用3:2乃至於16:9畫面比構圖時要注意調整液晶顯示器和EVF觀景窗的比例顯示。
G1記錄媒體是SD/SDHC記憶卡系統(單一影像的檔案尺寸JPEG約在5MB、RAW則是13.9MB)。電源是容量1250mAh的鋰離子充電池用CIPA 基準攝影可拍張是330張,使用EVF觀景窗攝影時可達350張。我們特別刊出機身機底特寫,原因在於包含2個鏡頭在內,都是MIJ日本生產。(編者按:外接閃燈 DMW-FL220是印尼製造,內附的鋰離子充電池則是中國生產)。
特殊功能樂趣多
對於還不習慣使用手動功能的攝影者來說,G1這架照相機配置了自動辨識場景模式iA功能,特別在旅遊或拍攝人物照片時提供有效的幫助,尤其G1的臉部辨識精度與LUMIX高階相機具也相同精度,加上充分的反應速度,特別適合像筆者這樣一個人一邊溜達散步一邊慢慢尋找街拍對象的人或物時使用。
以下的操作篇中,我們特別捕捉了G1模式下許多有意思的功能,例如:照片顏色變化等。當然,更值得介紹的就是改變快門與光圈參數就會將計算出可能發生的實際情況反映在實況播送LCD上,並能把設定的好參數作為記憶儲存,盡情發揮自己的拍照創意。
操作篇
體驗篇中我們提到G1 在 LCD顯示上可以根據你所設定的光圈和快門「模擬」畫面,讓你瞭解實際可能拍出的照片。這樣的功能過去在高階數位相機有過,但多半是藉由改變曝光補償和白平衡設定。許多年輕女性照相希望能達到像銀鹽照片般的色彩妙趣和手動光圈快門營造的調性,G1 可以透過實況播送模擬這個味道,對於不是那麼容易搞懂手動設定的攝影師來說確實是一大福音。而且,如果把你將彩色設定更改為黑白,那麼G1的EVF電子觀景窗內也就是黑白顯示,傳統銀鹽照相機可沒有這樣的功能哩。
另一方面,筆者也為G1充分的AF速度所感動,過去常擔心鎖定人物變化和決定性的瞬間,G1 的效能可比消費型數位相機表現來得好,不容易錯失精彩畫面。多彩多樣的攝影場景模式也是本機的特色,圖示與文字說明讓你可以充分地掌握照相機設定。一般拍照意圖不外2種,一可以利用iA作為代表,讓G1照相機幫我挑選場景,原因不只是簡單操作,也有幫助讓我集中精神在構圖和選取最佳鏡頭的有利之拍攝點。
另一方面、手動創意代表是P / A / S / M的各種模式。為創造有力的照片場景加上手動模式,利用光圈或快門變化達到控制中的如行雲流水的影像效果,或者強化明暗比例等,只有單眼相機才有的手動模式功能。此外,G1 也可以讓你在場景模式下調整顏色、明亮等等細部設定,創作出更有趣的影像。
出外旅遊以外,筆者也喜歡前往博物館或是美術藝廊等地,G1小巧輕便在室內可以拍照的地方,相當受用,也不會給其他客人添麻煩,可以關閉閃光燈下盡情的拍攝留念。G1因為沒有反光板構造,所以快門音小,在這樣的場合中也不易引人注意。
選擇對焦功能方面,雖略有不解為何G1要浪費那麼大空間放置專屬 AF/MF G1的輕便與小巧選擇鈕,卻又不能設定其他功能。不過,MF對焦時有其便利性,對焦中央也會擴大表示。放大顯示時,若再半按快門按鈕一次,就會退回來原來的構圖,對於拍攝微距景物上非常方便。
「菲林模式」的翻譯確實有點奇怪,雖是繁體中文顯示,G1 的攝影用語比其他的廠牌更獨樹一格。其實菲林模式就是底片色彩功能,G1 有多達九種設定:標準與華麗、動態和對比等、計有彩色6種與黑白3種不同的選擇。
除了色彩外,G1 擁有可以自動選擇23個的對焦區域,以及最大15人可辨識臉孔能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具有追焦功能的AF,在場景模式中如果按下十字鍵盤的左鍵(下鍵是AF區域 (測距點) 移動)即可進入AF追焦功能。而在這狀態下,握把前面的微調功能轉盤還能改變AF區域的大小與AF區域的位置。
G1的追焦AF 非常有效率,不只可以上下左右移動,也能追趕前後方向,所以也能嘗試不一樣的構圖。其實這個功能類似今日多數單眼DSLR具備的連續C-AF功能,只是G1 完美地結合即使影像顯示等情況,讓攝影者更容易掌握瞬間。
台北縣板橋與新店間的河濱公園一直是許多野生動物,包含狗狗們的天堂。運用望遠攝影獵取牠們生活百態,也是筆者的樂趣之一。使用變焦鏡頭LUMIX G Vario 45-200mm F4-5.6 MEGA O.I.S.,換算135mm傳統相機焦距為90-400 mm可以說G1這顆鏡頭擁有別的製造者中所沒有的超級焦段,而裝載在鏡頭內照相時相機光學防手振機構,更是無敵的幫手!
本來微 4/3 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對應鏡頭都有兩倍焦段比,高性能的望遠能力就成為其一大賣點!以動物生態為主、我們特別選擇了多張照片列入以下原圖下載的實戰篇中供網友們下載,同樣你也可以將望遠能力運用在孩子們的運動會慶祝活動中拍攝活動。這是因為實際上使用它真是又輕量又非常舒適的鏡頭,不過EVF電子觀景窗的性能還是不比OVF 來得反應迅速,DMC-G1還是不擅長追趕太過飛快移動的主題,例如:快速飛行的白鷺鷥,只能因高速連拍模式控制,試圖抓住某一點瞬間。還好,如要照相動物們的面部表情,400mm 仍是非常勝任,加上相機光學防手振系統有效的發揮,使用液晶顯示器構圖也相當成功。
如果你熟悉 Canon 或 Nikon 數位單眼的操作,那麼適應 G1 的使用感是需要一點學習曲線。其中過度地將操作部位集中作右邊區域是其最需要適應的地方,另外包括M模式的快門速度和光圈的設定等,也不同於其他機型。位於快門按鈕下的微調轉盤操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這個微調轉盤本身也成為了按鈕了,幫助對快門速度和光圈的設定確認之用。電源與連拍驅動功能分用兩組開關卻在同一區域是一個複雜的組合,操作略一不慎往往就將電源關閉了。
不過,出色的電力倒是 G1 另一個值得一寫的特色。我們在淡水紅毛城的 MODEL 外拍共用4小時2次停頓整備總計拍了500 張左右,電池電力仍相當堪用!G1位於機背右上部設有播放按鈕和AF / AE鎖定按鈕,可以選擇AF或者AE單一鎖定。MEGA O.I.S. (照相時相機光學防手振功能) 開關是設計在鏡身上,選單中可設定不同的防振模式。
實戰篇
人像外拍
原本擔心G1比L10擁有更高畫素數從而影響高ISO感光度時的影像雜訊表現。 不過,實拍表現證明可以充分地經常使用ISO400以降的選擇。即使ISO800 影像雜訊也經常再控制範圍內,在此以上的ISO,如ISO1600則要看環境條件吧。
操作部份上另一個方便功能是Q.快選單。如果按處於機頂右手方的Q.MENU按鈕,畫面上 (無論在EVG觀景窗內還是LCD液晶顯示器都OK) 就可以在「天」「地」間選擇各種各樣的功能變換能。我們特別節錄部份Q.MENU按鈕時候的畫面附在操作篇最末供網友參考,進入Q.MENU後可以利用機前的微調轉盤操作或機背的十字鍵盤選擇。加上EVF觀景窗也支援 Q.MENU ,所以不用離開眼睛也可以習慣操作,相當方便。
野良犬_特別篇
總結
此次G1評測結合了兩性不同的觀點,站長除了將焦點放在其技術上的突破外,也對其輕便和可攜能力給予極高的評價。助理攝影師則對G1感到濃厚的興趣,對於不擅長規格與術語的女性心情,G1貼心地貼心地讓她拍出好照片。
雖說同一言於照相,但站長與助理的操作方式仍有著相當不同,可見男性觀點著重手動技巧和色彩變化;但相對於女性想法則主要在輕鬆地照相,G1的魅力在於輕小,可翻轉螢幕在低角度攝影時可以讓女性避免尷尬的姿勢,加上令人感動的模擬模式和iA功能,好照片的取得被相當程度的簡單化了,當然更重要的是DSLR的畫質及回應效率是與DSC數位相機所無法相比。
面對即將來到的不景氣,松下的市場眼光仍是相當奧妙。即使大部分的男性讀者對DSLR首選不排除前三大,但何妨將 Lumix G1 列為有興趣開始攝影的她(女朋友或老婆)當作情人禮物呢?G1 也有手動曝光調整M模式和具備狂熱攝影的手動機能,或許該是時候選擇一部輕型可攜的相機享受快樂攝影吧!

- N.1
2021/06/1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2
2021/06/06 黑白底片拍攝與咖啡顯..
- N.3
2021/05/29 黑白底片拍攝與沖洗班(..
- N.4
JENOVA吉尼佛Royal 15黑色炫風數位..
- N.5
極速炫風-吉尼佛攝影運動背包 spor..
-
【Nikon D4 / D800 完全活用】晉升Niko.. 本書從外觀、功能解說切入,經由10大攝影主題活用,最後精選10款專業級的交換鏡頭進行測試,內含豐富、精彩的實拍照片與經驗分享。
-
【Nikon D3200 完全活用】最佳入門手冊.. 強調「拍照、錄影、分享」的Nikon D3200輕便單眼相機全新登場,開啟隨身記錄與生活攝影的「新單眼時代」。
-
【Nikon 1完全活用解析】全新系統完全.. 全新微單眼系統,人氣機種完全剖析!老品牌Nikon決心破釜沉舟,將帶給世人全新思維的攝影概念:把攝影模式丟棄吧!讓我決定攝影的FU~就好!
-
數位攝影達人超值包【就是愛 構圖】+.. 現省128元!適合剛接觸單眼相機的使用者,無師自通的了解拍攝技巧與構圖方法
-
【Nikon DX 達人聖經】手札聖經系列重.. 歸納比較Nikon最新的DX格式單眼(D7100、D7000、D5200、D3200),讓您一目了然各台相機的優點與特色,同時體驗世界上動人美景風光。